技巧:如何充分使用流利阅读练听力

#如何充分使用流利阅读的原文音频#拿到一篇新闻英语听力,抓住它的主旨异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是否理解了文中作者的意思。听力tips:#如何使用其他材料练习泛听##当听力中句子太长时,我该怎么听?所以听长句的时候,如果只会被原文的语序带着走,而不是自己积极去理解句式结构的话,我们的听力水平将很难突破瓶颈。在应对考试中的听力时,推荐做一些听写笔记,但不需要听写原句。

听力tips #如何充分使用流利阅读的原文音频#

第一遍,不看原文,听大意,记下没有听懂的词,听完复述并概括听到的内容;

第二遍,不看原文,边听边尝试逐字逐句模仿,并猜测词汇的音标以及意思;

第三遍,看原文,查不懂的词汇的意思,完全弄懂文章意思,并且边听边模仿,逐句模仿语音语调以及单词发音;

第四遍,一直播放音频,边听边加紧速度跟读,培养语音语调

第五遍,一直播放音频,边听边跟读,并尝试背诵文章(如果背不下来,至少应该能够完整的复述文章的大意、逻辑和主旨)

听力tips #如何高效地抓住新闻文章主旨?#



拿到一篇新闻英语听力,抓住它的主旨异常重要流利阅读和流利说的关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是否理解了文中作者的意思。而听力主旨题也是大学四六级和雅思托福听力中经常碰到的题目。

一般情况下,听主旨一般要抓住两点:一是目的主旨,即新闻主角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会在动词不定式或“for”之类表原因的词后出现;二是内容主旨,即每一段的主旨大意,新闻内容的主旨一般会体现在题目或是第一段中(因为大多数新闻都是采取“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方式,新闻事件概括会在新闻开头) ,另外,每一段的主旨其实可以试着采用抓住干,也即抓主谓宾等关键信息得出。



听力tips #当母语讲话者语速太快,我该怎么听?#



当英语讲话者语速过快的时候,除了多听练习,其实还有一个技巧,叫做 do what native speakers do,做老外们会做的事情,那就是不需要细听每一个词,而是听重读的词。



重音是我们能不能理解英语会话的关键部分,而在句子中会被重读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表达意义的实词,还有一些特殊的部分。它们是名字(包括人名地名等),数字,和否定的部分。



举个例子,Lala does not want that 100 dollars. 这句话里面,Lala 的名字,否定词 not 和数字 100 都是重音。那重音就是读得更大声吗?未必,发音拉长,或者音调更高,都是 stress 的表现形式。



这个重音现象在英语母语者的总体讲话中还是较为普遍的,大家在享受英美剧的剧情时,可以常做练习,反复听,反复提取重音,捕捉整句话的意思。



听力tips #如何使用其他材料练习精听#



流利阅读和流利说的关系

1).先从头到尾听一遍这段材料了解大意

2).再听一遍,这一次着重记录有哪些词没听出来

3).再听一遍,听不懂的地方再对照听力原文找原因。

4).最后一遍,听完后用英文把材料复述一遍,可以一小段一小段地复述材料。复述的不必时候一字一句按照原文来,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尽可能用上刚才学到的单词,短语,句式等表达。



精听时尽量选择政治经济类的新闻材料,比如CNN Student News, BBC,The Economist等,所有的听力材料必须带有完整的听力文本。



听力tips:#如何使用其他材料练习泛听#



泛听材料的选取范围比精听的要广泛,理论上只要选取适合自身水平的材料就行,能够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则最好。泛听时不需要有太大压力,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听力材料中重现已经熟悉知识点并加以巩固,培养耳朵对英文的敏感度,温故而知新。目前市面上的泛听材料非常多,这里推荐两种,一种是有声书,另一种是Podcast。



听力tips #有声书的选择



有声书是指以音频格式记录的书籍作品等。很多英文经典名著和畅销书都推出了相应的有声书版本,比如 The Kite Runner(《追风筝的人》),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The Great Gatsby(《伟大的盖茨比》)等等。经济学人每期的 word-for-word 音频也属于有声书的一种。不同于单调的机器朗读流利阅读和流利说的关系,英文有声书的朗读者大都是专业的播音员或者演员出身,声线优美,朗读时的表现力很强,很多作品在朗读者的演绎下增色不少。



听力tips #深度练习之“高效听写法”#



新闻听力“听不懂”不是理由,而是你的努力还不够,不妨尝试一下虽然比较耗时但很有用的 “听写法”。



首先,听写前的预备工作很简单:戴好耳机,翻开一个空白文档,然后就能够预备运动你的大脑和手指了。当然如果更喜欢用纸笔做听写,也完全能够依照自己的习惯来做,听写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我们的方针是把每句话每个字都完好准确地写下来,因而需要重复的听和批改。先完整地听一到两遍,再逐句听写,接着核对原文,最后纠错并记录。久而久之,量变自然引起质变,听力功底也会大有长进。



听力tips #当听力中句子太长时,我该怎么听?#



流利阅读和流利说的关系

当听到一个大长句的时候,我们应该马上集中注意力,去捕捉关键词,并在脑海里构建句子和段落结构。这一点是很高阶的英语学习目标,是我们所有学英语的人应该努力的方向。思维是语言学习的地基。而掌握英语思维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全新的视角解构这门语言。



听长句时流利阅读和流利说的关系,随着信息和从句的叠加,要学会在脑中为这个句子建立一个可以灵活改变的结构。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中文行文方式跟英文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听长句的时候,如果只会被原文的语序带着走,而不是自己积极去理解句式结构的话,我们的听力水平将很难突破瓶颈。学语言其实就是为了学思维技巧:如何充分使用流利阅读练听力,否则语言的掌握程度永远都会受限。只有储备更多的语言知识, 学会转换思维,构建全局观,才能真正做到“用英语思考”。



比如这句话:



In a country where top universities demand average test scores above 98 percent and where cheating on final high school exams is organized by a "mafia" that includes teachers and school officials, the Delhi government's initiative marks a shift of emphasis from student performance to well-being. 这样的长句你可能听到一半就想放弃了,因为主谓宾不在开头,且地点状语部分套了两个定语从句。但是如果你能准确定位关键词,并且根据它们构建整个句子的结构,长难句听力就不是问题。老师的构建方法是这样的:听到开头,In a country,便知道这是一个背景介绍,句子主干部分在后面。而两个关系代词 where 可以帮助我补全这个背景。那么在这两个定语从句中,我们需要捕捉的有且不限于 top universities, test scores 98 percent 和 cheating, organize, mafia,这些词基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意。而定语从句之后,应该会有一个停顿,这时候我们可以做好准备,主句来了。这里需要听到的关键词是 initiative, a shift of emphasis, performance, well-being。这些词能帮助我们搭建句子的结构:这个 initiative 做了什么--是什么的标志--从哪里转变到哪里。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 ,在印度,顶尖大学要求学生平均成绩高于98%,组织高中最终考试作弊的团伙中包括了教师与学校官员。而德里政府的新方案标志着从学生成绩到身心健康的重心转移。



Tips:上了考场,如何尽可能地记下听力语音中的信息?



在应对考试中的听力时,推荐做一些听写笔记,但不需要听写原句。因为考试的听力不会为你暂停,并且英语语序在很多情况下与中文语序大有不同,所以推荐在考场上随听随记:将句子中涉及的人物、他们的行动、行动对象等句子中的要素,每一项用一个词、更短的同/近义词、甚至一个标志性音节记在一张草稿纸上;还可以辅以一些符号,例如用箭头来表示方向或者因果关系、用勾√和叉×来表示是否或者对错、圈出一部分已经做好的标记或者给它们打上下划线来标出句子成分、断句位置或者强调句义重点;为了速记一个词,甚至可以在草稿笔记中使用中文,只要你觉得写下来更快就可以。



举一个例子:在之前关于苹果市值突破万亿这一则新闻的原文音频中,当你听到



“Apple’s stock has risen over 30 percent in the past year, fueled by optimism about the iPhone X, launched a decade after the original.”



这句长句时,如果使用应考时的随听随记,你的草稿纸上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记录:



Apple ↑ >30% in past yr ← : ) about iPX, 10yrs aft original



其中Apple自然指的是苹果公司,↑就表示stock has risen;>30%就表示over 30 percent;in past yr就是指在过去一年内,in the past year;fueled by表现的因果关系就被 ← 代表,这里也是因为英语预序中将原因放在了后半句所以使用的是向左的箭头;画一个笑脸 : ) 既方便又能代表optimism;iPhone X则被简写成iPX,并随后记录了它出现于10yrs aft original,也就是文中的launched a decade after the original;前后各半句话通过下划线来区分开。这样记录之后,稍后为了答题而回看它时,你也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基本要领,甚至因为刚听过不久而还留有短时记忆,你有可能在笔记和符号的提示下直接在脑海中回想起原文。



当然,上面的缩写速记只是一个例子,每个人可以形成各自不同的习惯,单词的缩写简写方式、使用的符号可能各有不同,不需要学习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目的和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在考场上实现随听随记,辅助你随后进行回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12人参与

返回顶部